口腔生物医学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4-8603
国内刊号:32-1813/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6910 人次
 
    本刊论文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透析对甲状旁腺激素清除效果的比较

  【摘要】目的: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和高通量透析(HFHD)均可有效清除甲状旁腺激素(PTH),本研究拟比较2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中大分子量毒素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稳定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入本研究。A组30例行后稀释法OL-HDF,B组30例行HFHD治疗。分别于单次OL-HDF、HFHD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取血检测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血iPTH、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值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治疗前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A组(OL-HDF)iPTH值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清除PTH,但OL-HDF比HFHD能清除更多的PTH。OL-HDF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更有效。


  【关键词】联机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51-01


  随着血透技术的不断改进,MHD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由中、大分子(如:PTH、β2-MG)蓄积引起的心脑血管、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等并发症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其发生主要与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充分有关。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但有一定的局限性[1],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是结合了弥散和对流方式,可更大程度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2]。本文通过对60例MHD患者采用OL-HDF和HFHD血液净化技术对比研究,现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0.5-6年的MHD患者,原发病:慢性肾炎31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10例,多囊肾4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5岁,随机分为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A组和高通量透析(HFHD)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血脂、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与血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患者净脱水量根据病情需要约为体重的3%~5%。


  1.2 治疗方法:(1)A组(OL-HDF),30例患者,采用FreseniusFx 80高通量透析器,在Fresenius 4008 S透析机行联机透析滤过治疗,置换液为后稀释法,平均置换液流量为4L/hr;(2)B组(HFHD),30例患者,采用FreseniusFx60高通量透析器。有效面积为1.4 m ,超滤系数46ml/h?mmHg。二组均采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S透析机,Fresenius Bibag碳酸氢盐干粉,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血流量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研究前60例MHD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均采用FreseniusFx60高通量透析器透析2次/周,采用FreseniusFx 80高通量透析器OL-HDF1次/周。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单次血液透析治疗前及结束时从透析路动脉端采取血标本,监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蛋白水平。观察治疗前后各种溶质浓度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版软件完成。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O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透析前A、B两组患者的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相近,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透析前比较,二组透析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较前明显下降(P<0.05),但二组透后BUN、Scr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透析前二组间iPT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组透后较透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后二组间相比较,透析后A组iPTH值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BUN、Cr、iPTH值对比


  注:治疗前后比较* P< 0.05,两组问比较△ P< 0.05。3. 讨论


  尿毒症毒素分子量范围广泛,成分复杂 ,目前已知分子量大于500D的中、大分子毒素共22种[3]。已有研究证明,iPTH及β2-MG是已知的重要尿毒症大中分子的代表。iPTH是衡量血液净化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一个很好的检测指标。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使得PTH(相对分子量8400D)的排泄障碍,导致体内PTH积聚,高PTH血症可致广泛的软组织钙化,使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导致肾性骨病,还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顽固性皮肤瘙痒。β2-MG蓄积不仅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还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MHD患者的治疗以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为主,依靠弥散的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如肌酐、尿素氮等,对中分子毒素清除很少,对大分子毒素基本不清除,因此大、中分子在体内蓄积,随着生存时间延长,相应并发症逐渐出现,严重影响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采用高通量透析(HFHD)逐渐代替低通量透析进行常规维持性透析趋势。HFHD是一种用高通量血液滤器在容量控制的透析机上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的一种新技术,高通透量透析器膜材料是高分子合成聚合物,膜孔径大,其超滤系数达46ml/h?mmHg,最大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值可达60000道尔顿,清除方式也从低通量透析弥散为主的方式增加为弥散、对流及吸附三者的结合,在保证对小分子溶质清除的基础上明显提高了对大、中分子溶质的清除[4]。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技术使用高通量合成膜,应用超净透析液,置换液量大,进一步加大对流溶质,其综合了HD和血液滤过(HF)的优点,既可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又可通过对流作用高效清除大中分子物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高通透性的透析膜,只要是透析膜能够通过的物质都能清除[5]。


  本研究结果显示,OL-HDF与HFHD一样能使血清BUN、Scr下降,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二者都能够很好清除小分子物质;在清除中大分子溶质方面,二者均能有效清除iPTH,但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OL-HDF对iPTH的清除大于HFHD,其原因考虑为HFHD脱水量仅为两次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加量,而OL-HDF从血中滤出大量含毒素的体液的同时输入等量置换液,超滤量大,通过对流清除中分子物质增加。本研究证明,OL-HDF比HFHD对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疗效更佳。


  OL-HDF与HFHD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增强能有效防止远期并发症,且治疗过程平稳,是较为理想的血液净化模式。近年来已逐渐采用HFHD代替低通量透析进行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因OL-HDF比HFHD对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疗效更佳,在HFHD替代治疗的基础上适时的进行OL-HDF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血透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 lu生出版社,1998.150-5.


  [2]Lornoy W,Because I,Billiouw JM,et a1.Remarkable removal of beta-2-microglobulin by oil-line hemodiafihration[J]。Am J Nephrol,1998,18:105-8.


  [3]Vanholder R,De Smet R,Glorieux G,et a1.Review on uremic toxins:classification,concentration,and interindivldual variability[J],Kidn呵Int,2003,63(5):1934-1943.


  [4]STEFONI S,CIANCIOLO G,COLIL,et a1.Artificial kidney:status of the art and new perspectives[J]。Artif Cells Blood Substit Immobil Biotechnol。2003,31(2):111-112.


  [5]Vaslakic L,Weber C,Mitteregger R,et a1.Cytoki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gular 0n-line hemodiafihration treatment[J]。Artif-or.gans,2000,24(7):514-8.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口腔生物医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口腔生物医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